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,歷史偉人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光輝的精彩瞬間,讓我們追隨歷史的腳步,共同欣賞中華文化,品味其經典。
中華文化博大精深,四書五經、唐詩宋詞是國學經典中的精髓,詩詞歌賦讀起來朗朗上口,廣為流傳,在全國乃至全世界掀起了一場“中華國學熱潮”,為弘揚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、傳統(tǒng)美德,山東省為此開展了《國學小名士》活動,廣泛征集山東省優(yōu)秀國學學子,展開了一場智者之間的較量,在這種比賽中,更重要的是誦讀古代經典,讓更多人受到文化和美德的熏陶。
“風聲雨聲讀書聲,聲聲入耳。家事國事天下事,事事關心。”在《國學小名士》第一環(huán)節(jié)“初露鋒芒”第一輪中,參賽者圍繞“家、國”兩字進行古詩詞背誦,在一輪接一輪的背誦中,我感受到了陸游“僵臥孤村不自哀,尚思為國戍輪臺。”中對國家的深切擔憂,杜牧“商女不知亡國恨,隔江猶唱后庭花。”的憂國憂民,還有王維“中歲頗好道,晚家南山陲。”的隱逸情懷。除“家、國”的詩詞外,更有第二輪“親、情”的眾多詩詞,我們從中可以看出,參賽者的詩詞儲備量之大,對國學經典的研究之深,這更是讓像我這樣只看到古詩膚淺的表面的同學自愧不如。我在背誦古詩詞的過程中只注重是否背過,能否說出作者表達的感情,而并不能真正地走入作者的內心,與其進行心靈上的交談,連最基本的賞析詩句時的重點都抓不到。除此之外,我也發(fā)現了自己的一大弱點,就是沒有多積累課外的古詩詞,所以在《國學小名士》比賽中,參賽者背誦的多半詩詞我都沒有耳聞,這也使我下定決心要向參賽者學習,要更多、更深的了解優(yōu)秀的唐詩宋詞。
在眾多選手中,一位男生回答的問題給了我很深的印象,題目是要求解釋在古文中“乾”和“坤”分別代指什么,他的回答非常完美,因為他的座右銘是“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,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。”其中就含有“坤”字,他解釋說,“乾”就是“天”的意思,也有學者認為是“馬”的意思,因為“馬”象征“天”。“坤”就是“地”,也是“牛”的意思,因為“牛”象征“地”。這讓我大長見識,連評委都連連稱贊。最后一環(huán)節(jié)的題目包含了更多的知識,要求參賽者給題目中已給出的上聯對出下聯,下聯必須為自己編寫,評委在點評中指出,假如上聯最后一字為仄(平)聲,下聯最后一字則需為平(仄)聲,因此在對聯中,同位置的字應為仄對平。其次就是在上下聯中最好不要出現重復的字。普普通通的對聯中都蘊含著如此多的學問,中華文化更需要我們深入的了解,精心的鉆研。
這次觀看《國學小名士》對我有非常大的幫助,它增進了我對中華文化的了解,啟發(fā)我在學習中要注意方法,不但要日積月累,積累一點一滴,而且要結合到生活中,切身實際,學會如何運用。四書五經是我最少讀的經典,我總認為其中的道理很難理解領悟,現在看來,閱讀它們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(yǎng),而且可以學習到孔子對學習的理解和顏回等弟子們安貧樂道,勤學好問的優(yōu)秀品德,讓我對學習有了新的認識,對知識有了渴望和追求。同時在觀看《國學小名士》誠信小測驗中,我學到了生活中要助人為樂,考試中要誠信考試,不欺瞞自己的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美德??傊?,我要努力做到知行合一,學以致用。
趙翼說過“江山代有才人出,各領風騷數百年。”即使今天的中國文學名人輩出,文學形式不斷變化,我們也依舊崇尚中華國學經典,繼承和弘揚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和美德,讓世界了解我們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!